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    治水對症下藥 北市開處方箋

    • 發布機關: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
    • 聯絡人:林洙宏
    • 聯絡資訊:1999-8195

    治水如同治病,必須對症下藥才能見效。臺北市為因應氣候變遷下的極端降雨事件,開出總合治水處方簽,以雞尾酒式的總合治水策略,將各種防洪疑難雜症一一破解,並通過最近幾次午後急雨的考驗。
   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表示,現今全球暖化,暴雨驟雨趨於頻繁,加上都會區開發密集,且不斷擴張下,使得不透水瀝青或混擬土鋪面掩蓋了原本可以入滲、蓄水之天然綠地及水塘,固然人民生活水準提高,但也使得災害成本及風險更勝以往。而臺北市雖已有全國最完善的防洪排水系統,但在都市開發用地飽和下,可再新建或擴建的防洪用地取得不易,想提升防洪保護標準更是困難。
    有鑑於此,臺北市政府於95年成立「總合治水推動委員會」,透過六大綱要計畫(包括山坡地、河川防洪、雨水下水道、都市建設及建築管制、防災預警、教育宣導等) ,將臺北市打造為保水、透水、防洪、生態城市。「總合治水」是結合各項改善水患的方法和建設的綜合處方箋,利用工程及非工程手段、軟硬體等混搭應用,這也亦是現代先進國家治理水患減輕災害的方式。
    除治水策略外,為讓民眾能掌握相關水情資訊,以降低水災災害損失及保障生命財產安全,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每年度汛期前(汛期為5/1至11/30)參考以往積水紀錄、降雨狀況,更新歷史易積水地點及水災保全地圖,並公布於水利處網站(http://www.heo.taipei.gov.tw/)。藉此將市區較易受颱風、大豪雨危害的水災危險潛勢地區,就其保全對象及警戒範圍擬訂各項應變暨疏散撤離措施,以便颱風豪雨應變期間及時啟動相關應變及疏散撤離作業,將水災風險降至最低。
    而市民該如何配合與支持總合治水計畫呢?除平時注意颱風及豪大雨特報,做好相關防範準備,新建案或改建案則需增加透水鋪面、景觀水池、綠地花園、雨水貯留再利用等設施,將雨水暫留於基地內,避免太快排入下水道、大雨。
    大家都是環境的醫生,利用總合治水計畫之治水處方及良藥,就可以減少水患發生、降低財產損失、生命不再受威脅,另外也可以讓我們的城市更生態、更適合居住。